首页 > 宋耻 > 第一百四十节 复辽(2)

我的书架

第一百四十节 复辽(2)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  秦桧这一次没有走官方程序,显然秦桧还镇不住朝堂。

  赵构希望和谈,所以秦桧成为唯一的宰相,但主战派的势力并未削弱,而是在地方上越来越强势。长江沿线的吕颐浩,荆湖南路的张浚,都拥有极高的威望和权势。

  吕颐浩自己手里就有五万兵马,在建康府路大权在握,名义上甚至能节制所有沿江部队;张浚通过监督岳飞剿匪,先后平定了荆湖北路的李成、荆湖南路的钟相杨幺、两广交界的曹成等巨寇和农民起义,岳飞手下兵马也得到大大扩充。

  另外,所谓的官军,全都在刘光世、张俊、韩世忠这些西军将门手中掌控,他们都是主战派。

  秦桧可以依赖的军事力量,到头来竟然只有李慢侯。

  发现情况发展到这种局面,李慢侯自己都怕了,跟秦桧这货拉上关系,他一世英名岂不是要毁的干干净净。

  撤军当然是不可能的。不仅仅出于不愿意跟秦桧合作的情感,而是他的立场如此。

  他继续表示,撤军的前提是和谈,他可以支持秦桧先去和谈,谈成约定撤军。提前撤军也不是不可以,但必须对等,金军也得从目前的交战区后撤,从陕西、河南一带撤走。

  他的要求不过分,一点都不极端,否则他就该提出要金军从河北、山东全部撤军。

  秦桧的使者回去了,很快公主的私信来了,公主也希望李慢侯撤军。原因是,如果不撤军的话,很可能今年金军又会南下报复,去年都打到了长江边,长江以北的官兵仓惶溃逃,满朝惊恐,皇帝险些再次逃到海上去。结果金军没来得及过江,今年如果再来,谁敢保证金军不过江?

  从公主的字里行间,李慢侯分明感受到了赵构的惊恐。显然这信不是公主自己要写的,而是赵构在通过公主向李慢侯传达意思。

  当朝宰相和皇帝都希望李慢侯结束辽东的军事行动,李慢侯当然可以以藩镇军兴自便的权力坚持。但得罪这样的高层,将会让他以后的其他行动,很难顺利的展开。

  李慢侯的目标可不仅仅是保住半壁江山,如果是这样的话,他早就跑去江南逍遥自在去了,没事勾搭勾搭公主,做做生意,搞搞小科研,这辈子也能活的很潇洒。可他要的是恢复旧山河,重构宋文明。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系统工程,需要持之以恒的长期投入。没有来自高层的支持,几乎很难完成,一旦高层处处掣肘你,不可能完成。

  一个是李慢侯看不上的皇帝,一个是李慢侯厌恶的宰相,可这样的人,却偏偏是他无法得罪的。

  赵构的地位是他血脉里带来的,李慢侯动不了,除非他造反,但那样一来,局面会比现在还坏。一旦没有赵构这杆残破的旗帜,很难想象江南半壁能够稳定。现在已经很乱,没有了赵构,根本不可能有人能将目前的各路势力勉强捏合到一起。李慢侯不可能号令张俊、岳飞、刘光世和韩世忠这些人,李慢侯甚至都调不动林永集团,到时候各行其是,金兵打过来之后,恐怕投敌的不止一个。局面可就不是现在的局面,就成了蒙古人灭南宋的局面。

  但秦桧还是动的了的,秦桧不过是一个宰相,一个赵构用来和谈的工具。之所以吕颐浩和张浚这样的人只能在地方上施展抱负,不是因为他们的能力差,威望低,只是因为他们的主张得不到赵构的认可。换一个同样主和的,并且有操守的官员,赵构未必不能接受,只要比秦桧更能主和就行。

  这样的人不好找,有能力的文臣很多。赵鼎是最强的,虽然跟吕颐浩关系不睦,但都是主战的。同为主战派,张浚的执行力很强,胆子很大,但赵鼎更有谋略。

  史上发生过一件事,刘豫在山东散布谣言,说赵构身边的大太监在收集信鸽,传到南宋朝堂上后,张浚立刻建议杀了太监,澄清谣言,这家伙一副傲慢,杀武将都跟杀狗一样,太监就更不当人了;但赵鼎却力主将冯益流放,张浚不理解。赵鼎解释说,皇帝不除冯益,别人会怀疑到皇帝头上,但要杀冯益,宦官群体会担心皇帝以后会常用这种杀太监证清白的方法,肯定会力保冯益。结果会让宦官抱团,形成阉党。如果流放了大太监冯益呢,皇帝也能证明清白,太监们不但不会抱团,反而会眼红争夺冯益留下的位置,更加的分散。

  可惜这样一个人,却是一个坚定的主战派,而且是那种无法像现实妥协的人。当初形势危急,皇帝都被扣了,他依然不同意割让河间、中山、太原三镇给金国换取和谈。后来金兵威胁朝臣要他们签字同意立张邦昌为皇帝,赵鼎不肯签字,跟张浚一起逃到太学躲起来。

  这样一个有谋略的人,同样因为坚定的主张带来的无法动摇的立场,而让自己强硬,从而变成了被政敌利用的弱点。最后被秦桧逼的绝世而死。

  而且目前的情况下,李慢侯需要的一个能带来短暂和平的人,赵构也不会接受一个主张北伐的人。可惜在主和派中,很难找到意志坚定,像范宗尹那样的人。真有,却又太极端,跟李慢侯无法合作。

  或许得找一个自己人,李慢侯评价着他目前的能量,左右朝政还不行,但捧一个自己人入朝,已经可以做到。与其让秦桧这样的人利用自己的军功获利,不如换取一个自己人入朝充当喉舌。

  这个人其实也没得选,他是公主府的背景,跟官僚系统没有瓜葛,科举出身的文官,又一个个清高自傲,有可能结交,但绝不会唯命是从,甚至一边合作,一边心理还看不起李慢侯。李慢侯目前唯一能信任,且能合作的高级文官,也就是晏孝广。主要还是晏孝广并非科举出身的文官,是靠着门第,加上功劳,跻身文官之列。两人以前就能合作,现在更能合作了,因为李慢侯到底是晏孝广的女婿,这是天然的纽带。晏孝广入朝必然要为李慢侯说话,因为两人是绑在一起的,李慢侯如果出问题,他这个岳丈会受到牵连,在弹劾之下只能灰溜溜的离开中枢。

  而且晏孝广入朝的操作空间很大,他是宰相门第出身,虽然没有科举背景,但这个门第足以让他被其他文官接受,加上他在扬州的功绩,已经足以支撑他入朝。缺的只是临门一脚了,操作很简单,找人举荐一下,走走程序,基本上不可能有文官会反对,皇帝再意思一下,就可以安排一个御史之类的闲官先做着,等待御史中丞、待御史之类的准宰相出缺。

  现在皇帝通过公主的渠道来向李慢侯提要求,这也就是赵构这种毫无威望的皇帝,才不得已这么干。就好像刘豫造个谣,赵构就必须证明一下,否则民间和官僚群体就可能怀疑到皇帝身上,会怀疑是皇帝指使太监暗通伪齐,是不打算收复伪齐控制的祖宗土地。

  要李慢侯撤军,同样面临这样的困境,李慢侯打击的是女真人,现在有无数人为李慢侯叫好,皇帝说让他退兵,肯定有一批政治势力站出来抨击皇帝,拿祖宗制度压他。

  所以皇帝才通过这种私人的渠道,试图让李慢侯先退兵,安抚女真人,让秦桧那边继续操作和谈。

  皇帝提了要求,李慢侯做了,晏孝广入朝,皇帝不可能不答应,这就是政治,是实力的博弈,是利益的互换。

  于是李慢侯派人将姜滑先招回来商议。

  “姜统制,辛苦了!”

  李慢侯派姜滑去的时候,没想到姜滑能玩的这么好,闹的这么凶,都影响到金国朝堂的政局走向了。之前他只是希望姜滑能在觉华岛立足,然后不定期的去骚扰金国海岸,让他们不能从容调集力量南下。没想到姜滑竟然将辽东数百里搅的一团混乱,释放了十万奴隶,武装了三万奴隶军团。

  “不辛苦。都是太尉的计谋高妙。”

  姜滑笑道,一点都不居功,这是一个油滑之人。

  李慢侯叹道:“你做的比我设计的好。之前我向朝廷保荐你在辽东开镇,可惜朝廷不许,你有什么想法?”

  收到契丹人在大连一带立足的情报后,李慢侯向朝廷提出要在辽东开藩镇,但朝廷回复说,以后不再设藩镇了。

  结果是去年在徐州开镇的牛仲,竟然成了最后一个开藩的藩镇。

  “卑职全听大人安排!”

  姜滑说道。

  李慢侯道:“契丹人在辽南半岛上占了一块地方,现在闹的很厉害,一直在攻城略地,连路治都打下来了。你在哪里最了解情况,你觉得他们能成事吗?”

  姜滑摇头:“契丹人疯了。他们占了区区尺寸之地,就打出了复国的旗号。现在遥尊耶律大石为辽国皇帝,耶律破金和萧灭女真各领南北两院,自称大王。招降纳叛,聚拢了两万多乌合之众。我看他们过不了这个冬天,就要被女真人弄死。”

  李慢侯点点头,女真人的主力逐步回援,田平那个狡诈的家伙早早收手,契丹人却看不到任何势头,还在疯狂扩张,女真人一旦腾出手,肯定会重点照顾他们。

  “那他们就没有一点机会?”

  李慢侯问道。

  姜滑道:“要是收起现在的疯劲。踏踏实实守合厮罕关,能保住南边一小块地方。我去看过了,那里背山临海。要是有水军支撑,守下去没问题。最不济还能退守海岛。”

  李慢侯点点头:“你再去一趟辽东。亲自跟他们谈谈,我们得撤了。叫他们做好守备,我给他们留一百艘战船。以后能不能活,就看他们自己了。”

  姜滑惊讶:“我们要撤?”

  李慢侯点点头:“留足够的人手守着觉华岛。打契丹人的旗号,跟我们自己留个后门,也给契丹人留个后路。其他人都撤回来!”

  姜滑道:“怕不好撤回来。那些人,以前要报仇,现在……”

  李慢侯道:“我知道,抢上瘾了。不愿意回来的,就留下。多少都行,让他们打着契丹人的旗号。你带着官兵得回来,能带回来多少是多少。”

  姜滑又道:“不知太尉让我带兵回来,如何安排?”

  这家伙刚才说都听李慢侯的,现在又问怎么安排,模棱两可,安排可以解释成安排他的兵,也可以解释成安排他的人。

  李慢侯笑道:“刘豫最近跳的很凶,该给他一点颜色尝尝。朝廷不开藩镇,你立下了大功。当个知州还是可以的,你的兵都习水战,正好去收复登州!”

  兵和人的安排,李慢侯早就想到了。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