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清穿之娘娘她是东北滴 > 第147章 一孕傻三年

我的书架

第147章 一孕傻三年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女孩是不可能是女孩的。
只能说小阿哥生得男生女相。
长宁所出的孩子里,长相最好的不是瑚图里,是丰生额,弘晏。
弘晏像长宁更多一点,集齐了阿玛和额娘两个人的优点。
而这七阿哥则是比弘晏还要漂亮许多,若不是说这是个阿哥,只怕会以为是个极其貌美的格格,这么小就能看出来是个倾国倾城的美人胚子了。
胤禛也不得不承认,自己的七阿哥确实是好看。有点像老九的意思。
老九就是偏女相的阴柔,最为俊美了。不过他的性子不好,一味爱钱又阴毒,胤禛才不喜欢这个弟弟。
看着自己儿子也生得这么漂亮,胤禛心情很复杂,但怎么说也是亲儿子。
所以,胤禛另辟蹊径,他给这个小儿子取名叫弘阳。
弘阳,阳刚之气,希望这个名字能给小儿子的长相带来一些方向性的转变。
长宁挺喜欢这个儿子的,漂亮的事物谁不喜欢。
她现在总是和弘阳一块睡,睡醒了就玩一玩这个粉雕玉砌的小团子,还恶趣味地让玉夏给他做了粉色的小衣裳。一不注意看,还真以为她生了个三格格。
就连弘晨见到弘阳时,都闹了笑话,直接一句清脆的“妹妹!”
惹得众人哄堂大笑。
弘昭笑得尤其大声,他好心提醒弟弟:“弘晨,错啦错啦!这是个弟弟!弘阳弟弟!”
弘晨很是执着,他还是拉着弘阳的襁褓,笃定地大声道:“妹!妹妹!是妹妹!”
现在坐月子闲来无事,长宁自己就哄着弘阳玩。
弘阳刚出生,身上的皮肤特别娇嫩,手感很好,哪怕经常碰不好,但她还是跟上瘾似的,一会轻轻握握小手,一会碰碰小脸,还特别喜欢闻弘阳身上的奶腥味。
结果弘阳可不如其他哥哥姐姐那么听话,眼睛还没睁开就哇哇大哭,把长宁都吓了一跳,连忙拍着哄哄:“不哭不哭哦!弘阳最乖了,是额娘不好,额娘不碰了啊。”
章嬷嬷也是满脸无奈,主子怎么越大越像个小孩似的。
不过看着小主子哭个没完,旁边的乳母上前屈膝道:“纯福晋,七阿哥应该是尿了。”
“哦,对对对,是有点湿,你们抱下去吧。”
长宁捂了捂脸,真是一孕傻三年了。
不过养孩子还真不累,她只需要陪着玩一会,亲自照料和饮食起居自然有乳母嬷嬷和丫鬟伺候着。
还真是挺轻松的啊。
不过长大了要操心的就更多了。
胤禛进来的时候,就是脸上还带着寒气,看他那个样子就知道弘昭肯定又不好好读书了。
这孩子聪明是聪明,就是愿意走神,注意力不集中。
胤禛都想继续带着他种地了,不然每天上午只有自己锄地也挺孤独的。
不过,这种事就没必要和瑶仙说了,她坐月子正辛苦呢。
胤禛缓了缓神色,柔声道:“今天怎么样?用得合不合胃口?”
长宁忙点头:“好着呢。瑚图里还给我做了个帽子,听说月子里的妇人不能见风,她还挺细心的。”
胤禛脸上都是赞扬:“还是瑚图里贴心啊。”
“是啊,终于不是做袜子了。”长宁松了口气,自从瑚图里做的袜子收到了他们两个的喜爱和赞扬之后,这丫头只要做针线活就是袜子,越做越上瘾,一做就是几十双,现在长宁的匣子就装满好几个了,自己穿也穿不过来。
瑚图里还特意给德妃做了两双,惹得这位后宫得宠数十年的宠妃娘娘,竟然大庭广众之下就红了眼眶,抱着瑚图里沉默了许久。
胤禛知道,额娘这是想到了五妹妹温宪。
德妃将这满腔的爱女之心都转接到了瑚图里的身上,隔三差五地就赏赐东西下来,还经常叫瑚图里去永和宫玩,就连康熙也对瑚图里多了不少好印象。
长宁不得不佩服她闺女,瞧瞧这大腿抱的,一点都不用自己操心。
长宁和胤禛聊了一会之后,就准备用膳了。她现在吃的都是特制的月子餐。
虽然真的很有营养,也挺美味的,但是长宁更喜欢重口味啊,她想吃烤的滋滋冒油的烤串,想吃香辣扑鼻的铁板鱿鱼,想吃蒜蓉味的虾,想吃热气腾腾的涮羊肉火锅。
但是,她都吃不了。
这对于无辣不欢星人简直就是一种折磨。
她只能安慰自己,忍忍,忍过了就好了。
胤禛也心疼她吃得不好,正好前几日岭南送来了几篓荔枝,这东西在京城算个稀罕货。
上次的差事他办得极好,虽然康熙只是口头赞扬,没有什么实际上的提拔,但是这次的荔枝赏了他两大篓子。
胤禛先是给永和宫德妃娘娘,寿康宫太后娘娘那里送了过去之后,才开始自己分剩下的一篓子。
其中除了要送人的,其余全部都拿到庄子上给长宁吃了。
长宁久不见荔枝,也有点新鲜,在这吃荔枝不能自己直接上手扒,狼吞虎咽的。
得先让婢女取核,将果肉切成几瓣之后,放在白瓷盘上,垫在冰上,衬得那果肉晶莹剔透的,再用叉子叉着吃,才算是享受。

长宁吃了两块之后感觉汁水充盈,甘甜味美,确实不错,又喂了胤禛吃了一口。
胤禛度量着她的神色:“可喜欢?”
长宁点头:“不错,挺好吃的,挺甜的。岭南那边多的是吧。”
“那边的特产,咱们就是吃个稀罕。”
“不稀罕,哪有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啊?”
听着她拽诗,胤禛笑了:“偏你刁钻,吃个荔枝还要一骑红尘妃子笑。可还知道别的诗?”
长宁扬起了下巴,示意胤禛小看人,她在现代也是211大学毕业生好不好?
“还有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。”
胤禛赞赏地点了点头,见她一副求夸奖的表情,忍俊不禁,就当作哄弘昭一样:“真不错,我们瑶仙出口成章。”
长宁心里美滋滋的,不过又感觉有点奇怪,这一副哄小孩的语气怎么回事?
真是一孕傻三年了?
不过说到苏轼这句诗,长宁忍不住问:“听说岭南那边有个俗语,一啖荔枝三把火,意思是荔枝吃多了会上火,但是苏轼听成了日啖荔枝三百颗。不知道有没有这事啊?”
胤禛也是第一回听说这种说辞,倒是很认真地想了想,然后认真回答她:“下次我们去岭南出巡听听看,是不是苏东坡听错了。”
长宁“……”
感觉又被哄了怎么办?

sitemap